找到相关内容106篇,用时1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傅大士语录

    方能得之。故知大士是住十地菩萨。示迹同凡耳。  大士欲导群品。先化妻子。令发道心。即舍田宅。  请四众设大会。而说偈曰。  舍抱现天心  倾资为  愿度群生尽  俱翔三界外  归投无上士  仰恩普令...乐友  共趣涅槃津  同俗无俗  齐证真无真  太清二年二月。大士复舍田园产业。以十五日设。  为此国土遍十方普佛世界。六道四生怨亲平等。  供养三宝。诸佛住世。普度群生。乃说偈曰。  倾资为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2756996.html
  • 佛在台湾——台湾佛教历史评述

    免费救护医院;真宗本愿寺设立技艺中心、真宗台北护国十设立寄宿舍等。可以看出日本占领台湾期间,在佛教势力渗透方面,用力颇深,并最终使其在台佛教势力有了一定的扩张。  根据日本《曹洞宗海外开教传道史》的...双方,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紧张意识。为了消除这种对立状态,日本当局除了依靠强制的镇压手段之外,也在相当程度上看到了佛教在民间的影响作用。就在日本占领台湾的第二年,便以“大日本台湾佛教”的名义出版了《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458935.html
  • 对慧远在《大乘大义章》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

    [36]  此段文字,不仅标明毕竟性空的《般若》宗旨,亦能同时含纳无常、苦、空的《阿含》论旨,表明了佛为利益不同众生,方说出了不同程度的教法,因此若能,说色香味触是“实法有”或“因缘有”,皆无过失...身之说见于《金光明经》、《十地经论》等典籍,于东晋之时尚未传入,然罗什已能加条理。故慧远回应赞叹道:“此三各异,统以一名,故总谓法身。而传者未详辨,徒存名而滥实,故致前问耳。君位序有判为。”[9]...

    吴 孟 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3361693.html
  • 越南佛教史略

    建初寺,接受该寺感诚之供养,并授禅法予感诚禅师,嗣后即终老于此。  因此,无言通系的第一代,即为感诚。二代为。三代为云峰。四代为匡越大师吴真流,他是一位文才卓荦的学者,丁朝开国,即闻名延揽,先于...一九五六至五八)年度的总职司为:主净洁和尚,总书记梅寿传居士,副书记定大师及胡琴居士,司库主任阮文雅居士,副主任阮高翔居士,司仪委员释心珠大师,弘法善华大师,训育智守大师,训练青年佛子智光大师,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0062455.html
  • 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知识意义

    弃命必死难、得睹佛经难、生值佛世难、忍色忍欲难、见好不求难、被辱不嗔难、有势不临难、触事无心难、广学博究难、除灭我慢难、不轻未学难、心行平等难、不说是非难、知识难、见性学道难、随化度人难、睹境不动...理会,千万不要自己也兴起巨大的愤怒,以致于以暴易暴,如果是这样,那就变成是自己在别的事情上的爱欲执著又跑出来了,这是最不智的事情。至于为何恶人闻来捣乱呢?这确实是现实生活中常出现的状态,而佛教知识...

    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463962.html
  • 达摩祖师之研究

    有部的禅观。继安世高之后很多梵僧陆续来华传译禅经。依《高僧传》习禅部及译经部等所列之禅经传译者,除安世高之外有:支娄迦谶、支谦、康僧、昙摩罗刹、支曜、昙无兰、鸠摩罗什、佛驮跋陀理……等人。又专修禅业且弘扬禅法者也很多,如竺显本、竺昙光、竺法猷……佛陀禅师……宝志公、、傅大士等人。又罗什门下修禅著名者有僧睿、道生、慧观、法瑗、宝林等诸大师,于北方弘传三论之禅;佛驮跋陀罗门下修禅者,有智严、玄高...

    文 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064155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2)

    而又极其不寻常的一段公案,实在是甚为希有难得之事啊!  工夫不负有心人。不料如来的这段慈悲垂示,却被伶俐活泼、佛心、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碰着了,并向自己吃饭穿衣处也讨得了几分消息,以前从未知晓,...出家,五年参访,六年雪山苦行,三十岁时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。说法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,度无量无边众生,住世八十余年,终于莎罗双树间而泥般涅槃。  佛陀灭度后,诸大弟子为继续佛陀的遗教,普利未来众生,就在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265508.html
  • 桂月集(2)

    的言谈举止、民俗习惯、日常生活中,都普遍带有很多的佛教成份。例如一事成功后,欢呼“阿弥陀佛”,遇到坎坷,祈求“阿弥陀佛”,毫不思索,随口而出。增加人们“舍染归净”、为恶的道德观念。培养人们的高尚...句缘生的譬喻,指出我们看到不实在的水即阳炎,就以为是水,并就这认作实在的水而据为“有”或“无”时,我们是有分别(思惟)的,而这分别是虚妄的,并且产生对有或无的固执。  如是,基于我们经验的事物,或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0867170.html
  • 罗钦顺的理气、心性与儒佛之辨

    而为物之道。”(同上)这样,似乎人道之因人之“成形”而自发生成,这就只能是实然之了。这种禀气赋形之善虽与人生同在,且与人生一样永恒,但毕竟不同于朱子“未有天地之先,毕竟是先有此理”的超越之。 ...于坐下毫无受用。”(同上)自然,这都是就其理论并不关涉其人品,不能合理地导引出其人生修养而言的。  当然,说罗钦顺消解了儒家之(天理)的超越性,罗氏未必认同。在他看来,他之所以兢兢念念辨心性、辨儒释,...

    丁为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1869023.html
  •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

    佛祖、导师再尊贵,也没有其容身之地。在这个意义上,禅宗把佛祖、老师等看作“破草鞋”。《传灯》卷22《从贵》: “禅之与道,拈向一边着。佛之与祖,是什么破草鞋!”《五灯》卷5《》: “一大藏教是老僧...了悟而不可有了悟之念,故禅宗又说:“明明无悟法,悟法却迷人。长舒两脚睡,无伪亦无真。”《五灯》卷5《》彻悟之人,连悟的观念都不存在。“若要了心,无心可了。无了之心,是名真了。”同上卷9《慧寂》只要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1673660.html